成果快讯

Highlights News

实验室许淑梅副教授团队在国际一区Top期刊《Gondwana Research》发表台湾造山带弧-陆俯冲碰撞样式新成果

发布人:韩东庆 发布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689

2020年8月26日,国际地学顶尖学术期刊《Gondwana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Subduction-collisional processes between the Eurasian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s: constraints from thermal-age paths of the Taiwan Orogen”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淑梅副教授、硕士生刘弦和李三忠教授合作完成。

台湾增生型造山楔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海结合部,构成西太平洋沟-弧系的一个关键结点,是研究南海岩石圈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并与吕宋岛弧碰撞过程的理想场所。台湾造山带自西向东由雪山山脉、棘梁山板岩带、太鲁阁构造带和玉里混杂岩带组成(图1)。


图1 台湾造山带构造示意剖面


该成果通过雪山山脉和玉里混杂岩带浅变质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测试、激光拉曼光谱温度分析和变质砂岩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碎屑锆石U-Pb年龄、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分析,获得了造山带增生楔前缘(雪山山脉)和后缘(玉里混杂岩带)的不同热-年龄路径(图2)。通过对不同构造带的热-年龄路径差异性和对同一构造带热叠加特征的分析,对俯冲板片进入俯冲通道的先后序列、是否形成不同底侵区及在同一底侵区板片的上下叠置关系等进行了厘定,籍此对俯冲过程和增生样式进行约束。该成果对于揭示西太平洋多尺度板块俯冲动力过程,认识其物质能量交换机理,阐明地表圈层与地球深部动力的关联机制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图2 台湾造山带内雪山山脉和玉里构造带的热-年龄路径


Xu Shumei,Liu Xian,Li Sanzhong, Ian Somerville. Subduction-collisional processes between the Eurasian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s: constraints from thermal-age paths of the Taiwan Orogen. Gondwana Research.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r.202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