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科普基地

Base For Public Education

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是向公众宣传地质科学知识,展示地质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具有地学标本的收藏功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山东大学地矿系建设之初的“地质陈列馆”,2006年,随着地学院由鱼山校区搬迁至崂山校区,地质陈列馆也得到极大发展,原有的收藏和陈列内容进一步丰富,并新增添了古生物、构造等收藏和陈列内容,面积则扩大到250平方米,故更名为地质博物馆。本馆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收藏了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师生野外采集、有关方面馈赠、以及购置的珍贵标本共3000余件,其中与海洋地质学有关的各类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浅表柱状样品、大洋锰结核、海底热液矿床标本是本馆主要特色,在国内同类展馆中也较为少见。

馆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海洋沉积物样品

地质博物馆不仅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数十年来教育和教学科研活动成果的重要见证,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地质博物馆的发展,收藏的标本一定会不断增多,陈列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其三大作用(地质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普及宣传地质科学的基地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

萤石立方晶体                             紫水晶晶洞


地球虚拟现实实验室


  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包括:1)多元大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服务形象教学;2)三维地震数据体在Landmark系统中实现虚拟现实,以辅助油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处理;3)海底地震仪收集的地震数据实现“透明海洋”中透明海底任务时,立体现实和分析地球结构构造,服务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4)地震监测与分析需要采用震源和活动断裂复杂关系的三维可视化与分析;5)全球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需要采用虚拟现实,以分析地球内部应力、热流、运动等复杂结构与规律;6)现代地质构造解析需要建立立体空间概念,一方面用于教学,便于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另一方面用于盆地复杂构造解释,便于服务油田部门项目;7)配合其他手段,服务物理模拟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分析。




五子顶洞体地震观测站

2016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地震局共建“五子顶洞体地震观测站”签约仪式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李巍然、青岛市地震局局长仇维宏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

李巍然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共建协议的签署表示祝贺。他说,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地震局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共建地震观测站对促进校局合作发展,增强青岛市地震观测水平,提升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观测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李巍然副校长说,地震观测站建成后可以成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地震科普基地,具有全国示范性,有利于增强国民地震安全意识。他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立,促进学校地球物理和地质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仇维宏局长在讲话中对中国海洋大学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青岛市地震局在防震减灾方面所做的工作。他希望通过与中国海洋大学的进一步合作,为青岛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增添安全保障,期待双方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签约仪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三忠教授主持。会上,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邹志辉副教授介绍了五子顶洞体的基本情况,青岛市地震局副局长郭玉贵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


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依托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地球科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承担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的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方向相关的实验课程,以及面向校内外的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

本着“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立足专业教学、注重学科交叉、突出海洋特色、着眼学科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持续投入等方式,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交互、Web、3D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完成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了结构化、系统化、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教学资源,目前已建成海底探测技术、地球科学野外实习、特色课程实验等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共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现有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中,包括高成本、高消耗的实验项目,如各种海底探测设备的虚拟操作实验;真实实验平台难以开展、不可逆、周期长的实验项目,如海底热液、冷泉的观测实验;以及虚实结合、相互补充的实验项目,如虚拟野外实习、结晶学与矿物学虚拟实验等。这些虚拟实验的开展很好地弥补了真实实验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