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Highlights News

实验室于胜尧教授团队吕沛博士在国际地学顶尖期刊《Precambrian Research》发表塔里木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成果

发布人:丁文雁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10

近日,国际地学TOP期刊《Precambria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Petrogenesis of late Paleoproterozoic I- and A-type granitoids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Craton, N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and tectonic evolution”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胜尧教授、李三忠教授、河北地质大学吕沛博士等合作完成。

花岗岩是碰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造山带构造演化信息。为了更好地了解塔里木克拉通西南缘铁克里克地区晚古元古代造山运动,对研究区出露的花岗岩脉、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脉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侵位于18.8-18.5亿年期间,依据地化特征可进一步划分出两组:第1组,花岗岩脉和花岗片麻岩属于I型花岗岩;第2组,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脉类似于A2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相对于A2型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和全碱含量、Sr/Y比值,较低的稀土含量(12)。


1 铁克里克地区花岗岩地化特征及其类型



2 铁克里克地区花岗岩(a)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曲线;(b)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球粒陨石和原始地幔数据值据Sun and McDonough, 1989


I型花岗岩是由古老的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而成,而A2型花岗岩是由花岗闪长岩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熔融形成的,这些晚古元古代IA型花岗岩都是在后碰撞环境中形成的(3)。

3 塔西南铁克里克地区在古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模式图



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我们最终提出了塔里木克拉通在古-中元古代构造演化模式:在20.0亿年之前,其周缘发育活动大陆边缘;在19.2-19.0亿年期间,塔南和塔北地体拼合形成了统一的克拉通基底,随后经历了热造山运动和后碰撞伸展过程;在15.5-14.0亿年之间,进入非造山裂谷时期。塔里木克拉通发育相对完整的古-中元古代俯冲、同碰撞、后碰撞、非造山裂谷过程,为研究Columbia超大陆汇聚-伸展-裂解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证据。

Lv, P., Yu, S.Y., Peng, Y.B., Yin, L., Xu, B., Li, S.Z., Liu, Y.J., Gao, X.Y., Jiang, X.Z., Li, C.Z., 2025. Petrogenesis of late Paleoproterozoic I- and A-type granitoids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Craton, N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and tectonic evolution. Precambr. Res. 418, 107698.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recamres.2025.10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