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动力学研究所
于志刚校长(右)为张国伟院士颁发聘书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于2012年12月18日。首任所长为张国伟院士,副所长为李三忠教授。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以国家急需、国际一流、创新驱动为长远目标,紧抓国际前沿科学动态,开展科技原始创新,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拟采取三步走战略,通过30年以上的不断建设,成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海底构造研究群体。
从动力学角度,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为指导,发展传统板块构造理论,洋底动力学研究所侧重以下研究对象:伸展裂解系统、洋脊增生系统、深海盆地系统、转换构造系统和俯冲消减系统。洋底动力学将突破传统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以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化学与海洋地球物理等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数值模拟和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侧重研究洋脊增生系统、深海盆地系统和俯冲消减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以及不同圈层界面和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传输、转变、循环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在当前地学发展态势下,加强深化洋陆对比与洋陆转换关系研究,是深化认识研究大洋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整体固体海洋学和多学科洋陆相结合的研究,统一目的和目标是为探索海底起源和演化、保障人类开发海底资源等各种海洋活动、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海洋环境服务的学科。
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和国际科学前沿动态,通过30年以上的不断建设,采取“三步走”战略:
第一阶段完善和建设洋底动力学研究平台,围绕西太平洋、印度洋开展具体研究积累,形成学科优势;
第二阶段主持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出国际显示度成果,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研究领域引领国际前沿;
第三阶段寻找新的科学前沿,在全球各大洋拥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和产生重要影响,引领国际相关研究发展,成为国际洋底动力学研究中心之一。
2012-2022年前十年,首先在已有基础上,围绕“两洋一海”、“海底透视”,加强洋陆过渡带研究:
开展集成和原始创新研究
选择西太平洋俯冲带及其陆缘,针对深部过程及其地表系统响应的关联开展综合调查和研究,开展“俯冲工厂”、“源-汇效应”、“四维层序地层模拟”的综合研究,跨盆地综合研究洋陆过渡带盆地群成因、俯冲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发展一支海-陆对比、前沿领域领域研究力量;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选择典型地质时期、典型地区开展洋-陆格局重建,与物理海洋学科合作,开拓新的多学科交叉的海洋地质研究邻域;建立俯冲带-边缘海立体探测体系,探索洋陆转换关系,深化发展板块构造,并建立典型地段洋-陆耦合致灾灾害研究监测网络,开拓洋-陆转换研究和洋陆耦合致灾灾害链的研究,特别是开展南海北部滑坡-地震灾害链、首都圈-渤海地震灾害链的研究,为洋-陆耦合致灾研究做出贡献;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首先,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东海、南海深水区油气构造和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活动构造研究。其次,深化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西北太平洋中生代洋中脊构造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研究,为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新的研究手段,建立起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设施,形成国内俯冲带和洋中脊为主要目标的洋底动力学研究特色。
总之,不断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现阶段主要强化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俯冲带动力学和太平洋板块相关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力争树立在国际上具有显著特色与优势的海洋和洋-陆领域研究的学术中心地位。
以推动学校和实验室创新力量协同创新为纽带,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口,聚焦“国家需求、世界一流、创新驱动”,围绕当代洋底动力学发展前缘重大核心科学问题,形成校-所、院-所、系-所、所-所联合的科技创新联盟,为切实认真实施“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的既定目标,深度开展以洋底动力学理论化的广泛性合作研究;充分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优势研究力量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基础研究的“洋底动力学研究所”,探索深海大洋固体圈层的重大基础研究协同创新科技联合体和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模式。
以“洋底动力学研究所”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高层次创新平台,以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为载体,建立研究所管理、校所支撑、团队集成的科研创新模式,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科技联合体。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保障体系。“洋底动力学研究所”建立科研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以“团队力量”承担和投入科研任务,鼓励组织高水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全力走向各级各类协同创新,推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创新模式有效运转,形成大团队、大合作、大成果的集成优势。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在平台建设、待遇等方面实施“学校+实验室”双重管理,重点打造基础研究工作团队(固定人员+双聘人员+流动人员),集聚联合体各学科人力资源,发挥联合体各成员的专业特长,建立重大科学问题不同方向基础研究规模团队;探索建立系所、团队与团队协作共赢的激励政策,实现“贡献”与“利益”相契合的运行机制。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组建的协同创新科技联合体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和原创性成果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创造大效益。
组织承揽大项目,规范责任环节;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实施研究所组织,指定项目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人,保质保量完成科研项目工作任务,确保研究成果重大、原创和国际一流。
学科建设方面,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的建立旨在将海洋地质学、地质学学科的发展提升到国际前沿开展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迄今,给该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开设了相关课程,如:近代海洋地质学、高级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构造物理模拟、海底构造、大陆边缘构造、海底构造原理、海底构造系统、区域海底构造、洋底动力学等,今后还逐步开展洋底流变学数值模拟技术等课程,培养高端海洋地质人才,推动国家深海大洋相关研究。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学术成就显著,群体于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项,2人入选汤森路透全球地球科学高被引科学家,已经发表SCI论文200多篇,涌现一批Nature和Science子刊、Earth-Science Reviews、Geology、EPSL、GRL、JGR、Tectonics、Precambrian Research等国际权威刊物高端论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海底构造原理》、《海底构造系统》、《区域海底构造》、《洋底动力学》为核心的《海底科学与技术丛书》10部。此外,主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4次,扩大了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的国际国内地位。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现有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学校筑峰人才2名、
二级教授3名、英才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2名、科研博士后6名
先后有正式成员24名如下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技术职务 | 最后学位训练地 | 个人主页 |
张国伟 | 男 | 1939 | 教授/院士 | 西北大学 | 进入主页 |
姜效典 | 女 | 1961 | 教授/博导 | 德国汉堡大学 | 进入主页 |
姜素华 | 女 | 1963 | 副教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进入主页 |
刘永江 | 男 | 1964 | 教授/博导 | Salzburg大学 | 进入主页 |
邢会林 | 男 | 1965 | 教授/博导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进入主页 |
李三忠 | 男 | 1968 | 教授/博导 | 吉林大学 | 进入主页 |
许淑梅 | 女 | 1970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进入主页 |
朱俊江 | 男 | 1976 | 教授 | 德国基尔大学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 | 进入主页 |
赵彦彦 | 女 | 1978 | 教授/博导 | 中国科技大学 | 进入主页 |
戴黎明 | 男 | 1980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进入主页 |
于胜尧 | 男 | 1981 | 教授/博导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进入主页 |
邢军辉 | 男 | 1983 | 副教授 | 德国不来梅大学 | 进入主页 |
刘鑫 | 男 | 1985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进入主页 |
郭玲莉 | 女 | 1985 | 讲师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进入主页 |
赵淑娟 | 女 | 1986 | 讲师 | 中国海洋大学 | 进入主页 |
索艳慧 | 女 | 1986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进入主页 |
曹花花 | 女 | 1986 | 副教授 | 吉林大学 | 进入主页 |
姜兆霞 | 女 | 1987 |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进入主页 |
李玺瑶 | 男 | 1987 | 副教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进入主页 |
流动成员:江博明院士(去世)、Louis教授(法国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加盟洋底动力学研究所!共同创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