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结构探测平台
自主研发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新手段——海洋地震垂直缆(童思友团队,2017)
海底结构探测平台素以重力、海底地磁、多道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海洋大地电磁、海底热流等科学手段,一直坚持以海底多尺度结构探测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围绕海底科学前沿科学问题,技术上不断进步的同时不断研发改进先进设备,以适应新海底探测研究需求,积淀了具有自身独特技术优势、海洋地球物理学科特色的学术文化传统、科学背景知识及相应工作平台,到目前为止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自主研发了一套先进海洋大地电磁设备,海底电视抓斗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建立了全球完整的世界三大洋地球物理数据库。
在人员配备方面,经历了多年积累,形成了目前相对稳定的固定人员集体,共15人,其中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2人,工程师1人。在流动人员方面,研究生与博士后流动人员的大批加入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支持。

自主研发的4000米海洋可控源大地电磁的海底电磁采集站
(李予国团队研发,2017)

自主研发的1000安培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系统
(李予国团队研发,2017)

海底地震仪(2014年购置33台)

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结构探测成果展示(刘鑫等,2017)
-
联系人
王楠
-
电话
0532-66783975
-
责任教授
邹志辉
-
邮箱
zouzhihui@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