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to laboratory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简称实验室)获准成立于2002年,2007年通过教育部建设验收,2009年、2015年连续获得优良的教育部评估结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三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18年实验室实施改革,相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独立运行,有序、高效、健康发展,服务国际一流学术和学科发展、新时代国家急需、创新驱动、国民经济主战场、“一带一路”建设,担当科技创新、动能转换等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实验室聚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科学理论研究、关键性和集成性核心技术研发,开展资源、环境、灾害和工程领域的前瞻性探索与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应用。

实验室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研究领域前沿为导向,以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为总体研究方向,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建成国内外设施优良、符合国际规范技术标准的科技平台,争取成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创新体系的标志性实体之一,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学科群,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中心和满足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国家急需和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急需,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实验室依托较完善的科研条件,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2002-2018年间,平台建设多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海洋装备研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海底可视化电视抓斗、海洋大地电磁探测系统研发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围绕西太平洋、印度洋和中国边缘海“两洋一海”的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国际国内同行大量引用和应用,不仅提高我国海洋地质领域的研究水平,而且也为国家的海底科学与探测提供新技术和新理论支持。部分成果和专利不仅已成功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难题,成果转化效益超过1244亿元,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在国家能源安全、海洋国土安全、海洋国防安全维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为指导,长期坚持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1)海洋沉积与工程环境,2)洋底动力过程与资源灾害效应,3)海底能源探测与信息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实验室平台建设取得重点突破,如PPP模式联合建造了2600吨级“海大号”地球物理调查船等,与学校新建设的东方红3号和早期建设的东方红2号、天使号调查船,共同构成了从近海向深远海的全海深调查平台,购置或研发了重、磁、电、震、温、盐、密、深、流等全套海上调查设备,解决了平台建设瓶颈,综合海底科学调查能力全国领先;在智能勘探、精准勘探、海洋大数据、地球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实验室构筑了一系列新平台,包括:海上综合调查平台、海底年代成分平台、海底结构探测平台、海底物性分析平台、海底过程监测平台、海底动力模拟平台、海底信息处理平台、海底样品库与共享平台,并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共同打造了海底过程与资源研究部,成立了海底科学与工程计算国际中心,未来还将发展海底灾害评估中心、海洋工程地质环境评估中心。

实验室通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成果。近10年来作为重要单位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2项、教育部等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实验室人员在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PNAS、Earth-Science Reviews、 Quar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log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Precambrian Research、Gondwana Research、Marine Geology、Tectonics等国际权威刊物共发表论文100多篇,近10年SCI论文总计1000多篇。1人入选2015~2016年度ESI全球高引科学家名录,1人多次入选ESI全球TOP 1%科学家名录。实验室成员多位在国际和国内地学领域重要机构和权威期刊担任重要职务,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彰显了在海底科学与探测模拟技术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地位。

实验室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任务,如独立承担单项1.6亿元国家重大专项1项,近5年累计科研经费近5亿元,体现了综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和实力。在人类活动记录与全球变化、“源-汇”效应与沉积记录、海底沉积过程与工程安全、海洋工程地质与环境评价、陆架-边缘海盆地动力学与成藏、洋-陆过渡带壳幔过程与海底灾害、洋底动力过程与微板块构造、海底资源环境调查-采样-监测-数值模拟技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与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海岸带工程地球物理等方向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显著优势。

实验室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构筑人才高地,吸引并重组了一批勇于担当、拥抱机遇、奋力攻坚、向海图强的青年才俊,新培养和新引进了3位国家杰出青年、2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位泰山学者等,先后聘请了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外籍教授等领军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既有战略前瞻指导,又有融合创新生态的力量,激活了创新、创业、创造的正能量。

  • 张国伟
  • 李庆忠
  • 翟世奎
  • 李三忠
  • 王厚杰
  • 邢会林

张国伟Guowei ZHANG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
中国海洋大学洋底动力学研究所所长
曾任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 科研领域:

    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

  • 主要成就:

    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提出秦岭造山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三板块二缝合带及其从点、线接触到全面碰撞的造山细节过程、壳幔非耦合三维结构与造山动力学特征、盆山转换耦合关系等观点。长期研究华北地块南部早期地壳形成与演化,总结出复杂深变质变形小型绿岩系和早期两类构造单元复合演化的独特特征。综合对比了秦岭等中央造山系与国内外主要代表性造山带,提出中国大陆与造山带的多块体中小洋陆板块构造体制与动力学特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共8项。

李庆忠Qingzhong Ll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物理地震学奠基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副总工程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 科研领域:

    地震勘探

  • 主要成就:

    著名石油勘探专家。长期从事地震勘探研究工作。提出两步法偏移技术,研制了“绕射波扫描叠加偏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科研成果“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提出的“陆相沉积地震地层学的若干问题”是对现代地震地层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提出包括“地震子波零相位化方法”、“用剔除拟合法求取纵波正波入射剖面”等理论和方法,对石油物探技术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对克拉玛依、胜利、华北等油田的发现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勘探起到了重要作用。

翟世奎Shikui ZHAI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百干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科研领域:

    海底岩石与海底成矿作用

  •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海底岩石学、海洋地球化学与海底成矿作用的研究。围绕海底岩浆岩岩石学、现代和对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等开展研究。将海洋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海底油气资源勘探,为我国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参与起草制定了国家“863计划”,为我国深海大洋勘探调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三忠Sanzhong LI

全球ESI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海洋高等研究院海底过程与资源研究部主任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
洋底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矿产评估与勘探技术功能实验室副主任

  • 科研领域:

    洋底动力学

  •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洋底动力学、大陆动力学和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研究。围绕东亚洋陆过渡带含油气盆地-边缘海成因、西太平洋-印度洋洋底构造-岩浆过程、华北克拉通形成、中国中央造山带碰撞构造开展研究,在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洋陆过渡带海底构造系统、微板块构造方面取得系统理论成果。

王厚杰Houjie WANG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效应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环境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 科研领域:

    海洋沉积动力学

  •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和海洋沉积动力学研究,在河流沉积物通量变化、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和三角洲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的综合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成果。

邢会林HuiLin XING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获得者
亚太地震仿真合作组织澳方负责人
澳大利亚计算地球系统国家研究设施计算地壳动力学负责人

  • 科研领域:

    超级计算地学及其地质与资源工程应用

  • 主要成就:

    结合地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值模拟、超级计算与固体地球科学、地质及资源工程应用相结合;多尺度多相/多组分多物理场(THMC含生化)非线性耦合计算理论(多尺度:孔隙到全球;M3-Multiscale Multiphase Multuiphysical Geocompu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