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Centre of Submarine Geohazards
海底灾害监测与评估中心
围绕重大灾害防控,基于海底管线、重大桥隧工程、滨海城市等面临的重大突发性灾害,开发环境监测、评估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拓展到东盟合作、海上丝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海洋防灾减灾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综合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对于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我国海洋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海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预报体系,将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对各类海洋灾害地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与发育的基本特征、孕灾环境、灾变机制、发育规律与成灾过程、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性以及防治对策等,提出海洋地质灾害的灾情评估和风险分析方法,为海洋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中心定位
海底灾害监测与评估中心将围绕海底相关的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利用海洋监测、地球物理探测、数值模拟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科技服务社会的平台,以应对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如能源勘探与开发(深水油、气和水合物)的环境影响和灾害评估、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震、海啸、海底泄漏及海底滑坡等)、海底工程设计与海底环境保护等问题,保障人海和谐发展、海底环境健康、海底开发安全。
中心目标
(1)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结合海洋防灾减灾国际发展趋势和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将数值模拟、超级计算、大数据与海底科学、资源工程及地质工程相结合,创建海洋特色鲜明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海底环境与灾害评估方向,作为“双一流”及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突破、新亮点,并做强做大,与现有的重点研究方向相辅相成,增强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空-天-地-海一体化多源立体观测,对海底重大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研究,为灾害的评估及灾害防治提供一流的科学与技术保障。
(2)保障海上丝路、冰上丝路安全:力争据此平台,汇聚国际人才同时,通过已有的海底科学领域的教育部“111”引智计划人才汇聚平台,积极组织国际相关权威等,通过“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计划等国家级相关研究项目,聚焦“两洋一海”(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的海洋地质灾害研究,以增强复杂海底环境与灾害评估防灾减灾能力。
(3)助力海洋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室横跨海底科学、海洋化学、海洋生态、物理海洋、新能源、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地质灾害与环境、力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大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多个学院和学科,力争培养出一批以海底科学为核心、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社会实用型高层次人材,成为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教学和科技研发的桥梁与平台,力争培养出服务海洋领域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大国工匠。
研究方向
海底采矿工程的创新与工程安全保障
陆地勘探开发正在迅速进入新的更高的潜在风险环境。近地表矿体不断被消耗,煤矿开采深度已超过1500m,金属矿的深度已超过3000m,石油钻井已达8000m。而大洋金属采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勘探开发能力和工程安全保障能力亟待提高,国际海上油气开发当前已进入3000m深水区,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兴未艾。面对“深海”开采开发计划的实施和可能的挑战,为在这些深度内更加安全高效的开采,本领域研究不断提高对海底开采环境及可能引发灾害的认识,探讨新的有效的灾害防治对策。
海底非常规资源与能源开发的环境安全
面对巨大的能源需求,大陆架、大陆坡含油气盆地非常规能源(如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或深海盆地地热和矿产资源(海底地热、热液矿床、深海稀土等)是替代常规能源或矿产的最佳选择,战略地位日趋重要。但是非常规海底资源成藏成矿条件及海底开发环境的复杂性,储层成因的特殊性和显著的非均质性,不同类型资源的差异性,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非常规资源进行勘探开发需要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手段,本领域相关研究为开展非常规资源进行勘探开发的海底环境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了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支撑。
海底地质灾害链监测预警与安全海洋
随着“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两洋一海”区域及其相关紧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各国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诱发的海底灾害及环境问题,如地震、海啸、火山、滑坡、泥石流、岩爆及突水等;“两洋一海”区域在全球范围内是富集油气等能源的最集中区域,也是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但也属于自然灾害重灾区。一些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且基础设施大规模开发建设,但面临对国民经济成就的保护能力薄弱,防灾能力差。因此,海底地质灾害链监测预警为应对海底环境风险、未来自然风险、重大工程潜在风险,提供安全保障,也有助于提出新的海底致灾机制或理论、预警技术和监测规范。
海底成灾理论创新与智能化灾害评估
地球科学是人类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海底环境和灾害评估是研究和解决海底地球科学与工程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从对局部的个别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对整个地球系统及其各部分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从定性的研究发展为对地球科学及地质工程过程的定量化研究及评估是地学的发展的大趋势。分析评估未来海底开采环境的地震、火山、潜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建立多圈层耦合的海底大数据,确保海底资源工程的高效与可靠开发等,从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国防建设安全。
研究人员
李广雪
贾永刚
朱龙海
邢会林
李三忠
乔璐璐
张建中
童思友
邹志辉
宋鹏
朱俊江
姜兆霞
姜素华
朱俊江
索艳慧
戴黎明
谭玉阳
郭玲莉
徐继尚
胡日军
丁冬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