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科学理论创新中心

Theory Innovation Center of Marine Geosciences

THEORY INNOVATION CENTER OF MARINE GEOSCIENCES

海底科学理论创新中心

围绕学科发展新态势,基于海底科学丰富研究积累优势、地学大数据趋势,秉持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健康海洋新理念,树立海底科学学科新特色,实现跨越式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建设。

海底科学始终是地学前沿,历史辉煌。20世纪60年代前期,基于二战期间积累的海底重磁调查资料等,磁条带的发现和古地磁学结合,催生了海底扩张学说;20世纪60年代后期,转换断层、热点运动等现象的确定,直接导致板块构造理论诞生,海底科学研究引起了一场波及广泛、持续至今的地学革命,迄今,依然没有人可以撼动其在地学中的理论地位。 板块构造理论1968年诞生迄今过去半个世纪有余,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的推动下,海底科学也取得不断突破,产生了一系列新术语:板片窗、海洋核杂岩等,20世纪70年代的古海洋学革命,推动海底科学于80年代进入深时地球系统探索阶段;同期,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一场石油工业革命。可见,海底科学始终走在地球科学理论创新的前沿,现今依然是创新的源头。

中心定位
海底科学理论创新中心立足成为海底科学新理论的策源地、海底科学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海底科学高端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中心目标

围绕学科发展新态势,基于海底科学丰富研究积累优势、地学大数据趋势,秉持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健康海洋新理念,树立海底科学学科新特色,实现跨越式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建设。

发展洋底动力学新学科,原创并发展全球大地构造新理论——微板块构造理论,拓展海底科学研究新领域,多学科交叉创新,建立新的引领现代海底科学发展的研究范式。

研究方向
海底构造系统与微板块构造理论
以地球系统理念为指导,侧重不同尺度的海底结构构造、物质组成、板块类型、板块划分、板块过程、板块演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特别关注深海大洋中微陆块、微洋块、微幔块的微板块构造研究,突破传统板块构造理论障碍,催生新的地学理论,服务深时地球系统理论发展。
海底岩浆系统与海底成矿理论
以地球系统理念为指导,侧重海底热液系统、岩浆系统及相关矿产成因研究,针对海底锰结核、钴结壳、稀土矿产、多金属软泥、其他表生矿产等,构架岩浆系统、热液系统、海底水系统、生态系统与成矿系统之间的关联,为海底智能勘探-开采的大型新装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提高人类对海底新空间、海底新资源的利用能力;探索极端环境下深部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等圈层的相互作用,提高人类对生命起源、生命极限、生命维系方式的深度认知,与生命科学交叉,探索生物成矿作用,挖掘特殊功能基因等资源,服务国家对战略性矿产资源、深海生物资源的急需。
海底沉积系统与海底成藏理论
以地球系统理念为指导,从沉积动力学角度,侧重从源到汇的沉积系统研究,催生新理论,激发新思想;探索自然过程与人类行为对海洋沉积系统、海底冷泉系统的影响,通过沉积记录揭示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探索流固耦合的整体系统过程,桥接生物圈、人类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关键地表过程,提高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貌圈的理解和认识,发展传统层序地层学理论,实现4D层序地层学革命,服务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需要,构建海底成藏新理论,催生一场新的石油工业革命,结合数字勘探、精准勘探、智能勘探手段,建立深水能源勘探的新范式,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国家能源安全。
海底灾害系统与海底成灾理论
以宜居地球理念为指导,从海底灾害动力学角度,侧重地震、海啸地震、海底滑坡等灾害地质研究,催生新的海底成灾理论;探索灾害形成过程、动因、机理,探索,提高人类对海洋地质灾害的深入理解,提高人类防范海洋地质灾害的认知程度,构建海底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展海底救灾技术,确保海上平台、海底管线、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海上设施安全。
研究人员
  • 李三忠
  • 邢会林
  • 刘永江
  • 姜兆霞
  • 于胜尧
  • 姜素华
  • 朱俊江
  • 管红香
  • 许淑梅
  • 索艳慧
  • 李玺瑶
  • 王光增
  • 戴黎明
  • 钟世华
  • 胡军
  • 陈龙
  • 李晓辉
  • 关庆彬
  • 谭玉阳
  • 赵淑娟
  • 郭玲莉
  • 曹花花
  • 段威
  • 王誉桦
  • 刘一鸣
  • 王鹏程
  • 周洁
  • 刘鹏
  • 于雷
    • 主任

      李三忠

    • 副主任

      刘永江、于胜尧、索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