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在中安第斯潘帕斯平板俯冲带深部构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发表了题为“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Pampean flat-slab subduction zon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lcanism and seismicity in the Central Andes”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与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合作完成。
位于中安第斯地区的潘帕斯平板俯冲带,主要是由胡安·费尔南德斯热点海山链的俯冲所致。为理清潘帕斯平板俯冲带的深部构造特征,该研究联合反演了近震与远震体波到时数据,以及远震基阶瑞利波数据,获得了潘帕斯平板俯冲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剪切波速度模型。该模型揭示出俯冲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热点海山链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这导致潘帕斯平板之上的活火山空缺带中可能出现了异常的水致熔融过程。
中安第斯潘帕斯平板俯冲带深部构造图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聂睿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刘鑫副教授以及日本东北大学赵大鹏教授为论文合作者。该研究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11)和日本科学促进会项目(19H01996)的联合资助。
Nie Rui*, Liu Xin*, Zhao Dapeng, 2025. 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Pampean flat-slab subduction zon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lcanism and seismicity in the Central And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669, 11957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psl.2025.11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