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在中安第斯玻利维亚山弯深部构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地学期刊《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Oceanic subduction and craton underthrusting beneath the Bolivian orocline in Central Andes: insight from anisotropic tomography”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与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合作完成。
位于中安第斯地区的玻利维亚弯山构造,是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板块汇聚作用的结果。为理清玻利维亚山弯的深部构造特征,该研究联合反演了远震基阶瑞利波数据以及远震剪切波分裂数据,获得了玻利维亚山弯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剪切波方位各向异性速度模型。该模型揭示出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克拉通基底的对向俯冲,以及下地壳物质平行于造山带方向的流变过程,共同促进了玻利维亚弯山构造的形成。
中安第斯玻利维亚山弯深部构造图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董曌辰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刘鑫副教授、赵淑娟副教授,以及日本东北大学赵大鹏教授为论文合作者。该研究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72003),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11)和日本科学促进会项目(19H01996)的联合资助。
Dong Zhaochen*, Liu Xin*, Zhao Dapeng, Zhao Shujuan, 2025. Oceanic subduction and craton underthrusting beneath the Bolivian orocline in Central Andes: insight from anisotropic tomography.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41, 1763-1780.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gji/ggaf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