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海岸带研究所

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Zone

冯秀丽教授个人主页

发布人:唐长燕 发布时间:2018-09-01 浏览次数:685


基本信息


  名:冯秀丽

  别:

出生年月:196211

  籍:山东省莱州市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邮编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086-532-66782057(OfficeA304)

电子邮箱:fengxiuli@ouc.edu.cn

 

 

简历


·学习经历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理学学士学位,中国青岛,1984.06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理学硕士学位,中国青岛,1992.06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理学博士学位,中国青岛,2000.06

·工作简历

1984.7-1992.12,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助教;

1993.1-1997.12,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讲师;

1998.1-2003.12,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副教授;

2004.2-2006.2,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在职科研,博士后;

2004.1-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教授;

2006.1-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博士生导师。

·现今学术兼职

《科学通报》、《海洋学报》、《海洋工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地质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海洋与湖沼通报》等,审稿专家


研究成果


·授权国家专利

发明专利:

1)冯秀丽,石要红,潘毅,林霖,陶军,波浪作用下土体原位孔压和影响深度的监测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03 1 12050.4,授权公告日2005年12月28日。

2)冯秀丽,林霖,刘晓瑜,黄明泉、孙晶,浅海近底运移泥沙浓度和粒度实时探测装置,国家发明专利,2006 1 0069605.1,授权公告日2009年10月14日。

3)刘杰,冯秀丽,刘潇,林霖,粘土颗粒提取装置,国家发明专利,2011 1 0278957.9,授权公告日2014年01月29日(第一发明人为冯秀丽博士生)。

实用新型专利:

1)冯秀丽,石要红,潘毅,林霖,陶军,海底土体原位孔压监测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03216877.2 ,授权时间2004年3月10日。

2)冯秀丽,林霖,黄明泉,刘晓瑜,孙晶,深海表层沉积物的强度和变形性质测量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87275.4,授权时间2007年7月4日。

3)冯秀丽,林霖,刘晓瑜,黄明泉,孙晶,近海底层运移泥沙通量和粒度成分测量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87274.X,授权时间2007年7月4日。

4)林霖,冯秀丽,李安龙,刘冬雁,水底表层沉积物的密度和含水量测量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87276.9,授权时间2007年8月1日。

·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1]2016年获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李广雪、冯秀丽、徐继尚等),获奖项目: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及其工程应用

[2]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承担的重大重点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ROV 精准取样技术应用与南海北部深海沉积过程研究”(课题编号2017YFC0306703,2017.07-2020.12),课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黄河三角洲三维沉积格架及其失稳预测系统(40376015,2004.01-2006.12),负责

[3]国家十五863海底土体原位静动态探测技术(2001AA602024, 2001.01-2005.12):海底土体性质原位评价技术部分,负责

[4]国家九五863可移动桶形基础采油系统技术(863-820-10-01,1998.01-2000.12):CB20B桶形基础平台工程地质性质研究,负责

[5]国家自然基金:海上平台桶型基础及其作用下粉质土海床失稳机制研究(50009002,2001.01-2003.12),参加

[6]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第十课题“滩海油田强侵蚀岸段防护示范工程研究”(2002CB412410,2002.01-2008.12),参加

[7]国家科技部院士咨询项目,我国围填海工程的科学问题研究(2008-2009),参加


研究兴趣


·学科方向

海洋地质学、海洋沉积与工程环境、海洋工程地质、海洋岩土工程

·应用研究

围绕海洋环境条件下泥沙运移、土体工程性质,研究海底土体与海上构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如海底土体失稳预测、构筑物周围的冲刷研究、海岸侵蚀及防护对策等。另外还有海底滑坡,包括浅水区海底滑坡和南海陆坡区滑坡驱动机制和发生发展规模及其沉积过程等研究工作。

·近期研究兴趣

(1)依据专题“临海油气管道及陆上终端设施损伤机理与演化规律研究”,开展物理模型和动三轴实验,分析水体波动-管体振动-土体破坏机理及其对海底管道稳定性影响,确定临海管道损伤的土体边界条件。

(2)依据课题“ROV精准取样技术应用与南海北部深海沉积过程研究”,通过提升“海马”号ROV精准获取海底沉积样品功能,反演海底浊流触发机制和沉积过程,界定海底浊流的影响范围,推进海底地质灾害量化研究。


代表性SCI论文


[1].SONG Sheng, FENG Xiuli*, LI Guogang, LIU Xiao, XIAO Xiao, and FENG Li,Change in Sediment Provenance Near the Current Estuary of Yellow River Since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J. Ocean Univ. China (Oceanic and Coastal Sea Research),2018,17 (3): 535-544

[2].LIU Jie (刘杰) , FENG Xiuli (冯秀丽*) , LIU Xiao (刘潇),Sediment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f Chengbei Sea area in the northern Huanghe River subaqueous delta,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7,Vol. 35 No. 3, P. 693-703

[3]. LIU Xiao, LIU Jie, and FENG Xiuli*,Study on the Marin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Laizhou Bay Under the Impact of Port Projects,J. Ocean Univ. China (Oceanic and Coastal Sea Research) , 2016 15 (3): 553-560

[4]. Liu Xiao,Feng Xiuli,Liu* Jie and Lin Lin,Laboratory Application of Laser Grain-Size Analyzer in Determining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J. Ocean Univ. China (Oceanic and Coastal Sea Research),2014, 13(3):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