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

Scientist

基本信息

姓名:朱超祁
出生年月:1990年10月
籍贯:山东潍坊
联系地址:海洋地球科学学院A303,邮编266100
电子邮箱:zhuchaoqi@ouc.edu.cn
学术网站:https://zhuchaoqi.cn/  
主页访问量:1871

简历

· 学习经历

2014.09-2020.06,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4次)
2010.09-2014.06,山东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士学位

· 工作简历

2024.03-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硕导
2021.09-2024.03,中国海洋大学,重点资助博士后
2021.09-2024.03,崂山国家实验室,联培博士后
2020.08-2021.06,山东科技大学,讲师

· 10项代表性学术兼职

EI期刊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主编
SCI期刊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副主编
SCI期刊Thalassa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 编委
SCI期刊Science Progress 编委
ESCI期刊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编委
ESCI期刊China Geology 青年编委
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海洋分会 理事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海洋委员会 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分会 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工委 委员

· 10项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流体迁移对海底稳定性的影响(42207173),2023-2025,项目负责人
(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神狐海域陆架坡折带海底滑坡与海底流体相关性研究(ZR2022QD002),2023-2025,项目负责人
(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及对策研究(2022RZB07052),2022-2023,项目负责人
(4)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YESS20220394),2023-2025,项目负责人
(5)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tsqn202507091),2026-2028,项目负责人
(6)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024KJH183),2025-2027,项目负责人
(7)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SDCX-ZG-202203089),2021-2023,项目负责人
(8)青岛市博士后研究人员应用研究项目,2021-2023,项目负责人
(9)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2023,项目负责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考察航次,2024-2026,首席科学家助理/子课题负责人

· 10项代表性科研奖励

2023年,影响山东的100部重大地质成果(第一完成人)
2020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山东省十大优秀地质成果(第一完成人)
2022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21年,海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2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六完成人)
2019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2021年,中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第六完成人)
2022年,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第七完成人)
2021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 主要人才计划/荣誉称号

2025年,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2023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22年,青岛市高层次人才
2024年,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
2023年,首批“山东省海洋知识宣讲人”
2021年,《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40周年新锐作者奖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五四青年奖”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

主要学术领域

· 学科方向

海洋工程地质、海洋环境地质

· 近期研究兴趣

海底流体迁移灾变
(1)地质流体(水合物、浅层气等)迁移作用下的海底演化与灾变过程
(2)海洋动力作用(内波、台风等)下的海底演化与灾变过程

主要成果目录

(1)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Geology Today、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刊EOS专题评述,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一作/通讯代表性论著:  
[1] Zhu, C., Peng, J., Jia, Y. 2023. Marine geohazard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gineering Geology, 323, 107230.
[2] Zhu, C., Li, S., Chen, J., Wang, D., Song, X., Li, Z., Chen, B., Shan, H., Jia, Y. 2023. Nepheloid layer generation by gas eruption: Unexpe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41(2), 769-777.
[3] Zhu, C., Li, Z., Chen, D., Li, S., Song, X., Shan, H., Jia, Y. 2021. Seafloor breathing helping forecast hydrate-related geohazards. Energy Reports, 7, 8108-8114.
[4] Zhu, C., Liu, X., Shan, H., Zhang, H., Shen, Z., Zhang, B., Jia, Y. 2018. Properties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based on observation.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36(1), 139-149.  
[5] Li, Z., Chen, T., Liu, H., Ji, C., Zhu, C., Hu, C., Jia, Y. 2022. Earthquake response and post-earthquake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submarine clay slopes. Applied Ocean Research, 127, 103322.
 
(2)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产权近40项,5篇代表性产权:
[1] 朱超祁, 单红仙, 贾永刚, 李三忠, 焦欣然, 李清平, 陈江欣, 刘柯涵, 程升, 刘炎. 2021. 水合物分解诱发地形垂向变化的可视化物理模型与方法. ZL201910372213.X
[2] 朱超祁, 贾永刚, 焦欣然, 李三忠, 单红仙, 李清平, 程升, 刘柯涵. 2021. 水合物分解诱发海床变形的三维可视化试验装置与方法. ZL201910371663.7
[3] 朱超祁, 焦欣然, 贾永刚, 李清平, 陈江欣, 程升, 刘柯涵, 单红仙, 张红, 刘炎. 2019.一种非接触式位移计架设装置. ZL201920634768.2
[4] 贾永刚, 朱超祁. 2021. 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实时观测系统及方法. ZL201810614523.3
[5] Jia, Y., Zhu, C., Guo, X., Meng, Q., Liu, T., Liu, L., Xu, H., Zhang, M., Liu, X., Wang, D., Shan, H. 2022. Long-term in-situ obser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ep sea bottom-supporte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US11499826B2(美国发明专利).